一直以來,醫院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經過多年的醫院自身投入和政府支持,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信息系統包括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手術麻醉信息管理系統、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病案統計管理系統、體檢信息管理系統、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庫房與設備管理、電子病歷信息系統等等。各種信息系統已經成為醫院業務的必備條件。
但是,目前醫院的基礎網絡存在不少問題,再加上為了滿足醫院發展的需求,醫院在2008年申請了衛生部撥款,在今年將完成電子病歷信息管理系統和移動查房項目的實施,但現有的信息點數量、交換機端口數量未能滿足電子病歷信息管理系統的需要。
為了滿足醫院發展的需求,為了滿足醫院信息系統的安全、高效地正常運作,醫院計劃在2011年重點對醫院基本網絡進行全面改造,以滿足現有及將來的信息化發展要求。
投標方應根據招標文件所提出的系統功能技術規格和服務要求,綜合考慮系統的適應性,選擇具有最佳性能價格比的產品前來投標。本次大樓綜合布線改造方案項目需求包括中山樓、嶺南樓、博濟樓、廣協樓、體檢樓、藥劑部及南院綜合樓進行布線改造建設。
1、綜合布線系統要求是一個開放、通用系統,具良好的開放性
(1)不同子系統、不同產品間接口如數據接口、網絡接口、系統和應用軟件接口,它們之間能達到“互聯性”和“互操作性”。
(2)接口為通用的國際標準;接口互換性好;可維護性好。
2、先進性
智能化系統設計在技術上將適當超前,所采用的設備產品和軟件不僅成熟而且在珠三角行業處于領導技術水平。建立一個可擴展的平臺,以保護前期工程和后續先進技術的銜接,使系統具有先進性。
3、安全、可靠性
在設計上系統應提供多種方式構建一個高可靠性系統,在硬件配置方面應有冗余,軟件應有連續無故障運行的能力。應提供設備運行所需的環境參數,及在防雷、防靜電等方面多做考慮。
4、模塊化和可擴充性
該系統的總體結構將是結構化和模塊化的,以滿足通用性和可替換性。同時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分布式實施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可擴充性,既可將不同廠商的設備產品集成在一個系統中,又可使系統能在日后得以便捷地擴充,也可集成新增的其它廠家的系統及設備。
5、實用性
系統要考慮技術和成本的適用性。應從系統目標和用戶需求出發,經過充分論證,選擇合適的技術和產品。中標方須與用戶共同論證,滿足用戶需求。
6、合理性和經濟性
(1)在保證先進性的同時,以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和各種資源為目標進行工程設計,充分考慮系統的實用和效益,爭取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率。
(2)在設計、施工和驗收時執行國家最新相關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參考國際和行業標準。凡與本項目有關的國家、地方及國外工程技術規范標準都須遵守。在國內外規范標準發生矛盾時,以國內規范標準為準。設計所選設備材料要符合各個設備廠商產品技術使用要求。
?
1)?GB/T 50311-2007《建筑與建筑群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2)?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3)?GB/T 50312-2007《建筑與建筑群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4)?GB50303-2004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規范》
5)?GBJ/T16-9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6)?ISO/IEC 11801《信息技術-布線標準》
7)?EIA 568A/TIA 568B《商業建筑電信布線標準》
8)?EIA/TIA586《民用建筑線纜標準》
9)?EIA/TIA TSB67《非屏蔽雙絞線布線測試標準》
10)?YD/T 926-1997《大樓通信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
11)?《工業企業通訊設計規范》
12)?EMC???????歐洲電磁兼容性標準
13)?ITU-T???????國際電信聯盟標準
14)?ANSI FDDI???美國國家標準:分布式光纖數據接口
15)?IEEE 802.3ae ??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
16)?IEEE 802.5???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
17)?醫院大樓的工程平面圖
?
大樓名稱 | 在用信息點 | 空余信息點 | 新增信息點 | 無線AP點 | 合計 | 新增光纖 |
中山樓 | 174個 | 18個 | 100個 | 24個 | 316個 | 4條 |
嶺南樓 | 592個 | 227個 | 105個 | 924個 | 9條 | |
博濟樓 | 146個 | 1個 | 169個 | 32個 | 348個 | 7條 |
廣協樓 | 162個 | 119個 | 8個 | 289個 | 2條 | |
藥劑部 | 20個 | 1個 | 17個 | 3個 | 41個 | 1條 |
體檢樓 | 24個 | 24個 | 1條 | |||
南院綜合樓 | 402個 | 72個 | 51個 | 525個 | 9條 | |
總計: | 1520個 | 20個 | 704個 | 223個 | 2467個 | 33條 |
?
考慮到本醫院大樓布線的結構特點,結合弱電系統綜合布線的要求,系統規劃弱電系統配線/設備間,都是采用原來的配線間。
具體配線間的配置是:
1)中山樓:五樓配線間(1——8層)、十一樓配線間、十二樓配線間、十五樓配線間(9——10、13——20層);
2)嶺南樓:前座一樓配線間、前座二樓配線間、前座三樓配線間、前座四樓配線間、前座五樓配線間、前座六樓配線間、前座七樓配線間、前座八樓配線間、后座六樓配線間(3——7)、后座十樓配線間(8——11層)、后座十二樓配線間(12——14層)、后座十六樓配線間(15——17層)、后座十九樓配線間(18——20層)、后座二十一樓配線間(21——23層)、后座二十五樓配線間(24——26層);
3)博濟樓:前座五樓配線間(1——6層)、后座座五樓配線間(1——5層)、后座六樓配線間(6——7層)、放療門診配線間、超聲科配線間;
4)廣協樓:一樓急診配線間、一樓檢驗配線間、后座二樓配線間(2——3層)、后座四樓配線間(4——5層)、前座四樓檢驗科配線間(3——5層)、二樓眼科配線間;
5)藥劑部:二樓配線間(1——4層);
6)體檢樓:一樓配線間(1——2層);
? 7)南院綜合樓:前座一樓配線間、前座二樓配線間、前座三樓配線間、前座四樓配線間、前座五樓配線間、前座六樓配線間、前座七樓配線間、前座八樓配線間、前座九樓配線間、前座十樓配線間、前座十一樓配線間、前座十二樓配線間、后座二樓配線間(1——3層)、后座五樓配線間(4——6層)、后座八樓配線間(7——10層)、南院行政辦
?
工作區子系統指從水平系統電纜延伸至數據終端設備的連接線纜,和適配器及用戶信息插座組成。是最終用戶區域,信息插座需選用最新信息模塊,能防塵、防潮,體積小、組合方便,每個接口用圖標進行標記;防火性能和觸點工藝符合國家標準。與插座模塊組合使用的面板,其安裝與拆卸簡便易行;工作區的UTP/FTP跳線為軟線(Patch Cable)材料,即雙絞線的芯線為多股細銅絲,最大長度不應超過5m。
管理子系統中,語音、數據系統的UTP銅纜和光纖連接配線架設備全部采用EIA/TIA標準的19″規格產品。端接語音點的配線架可以為交叉連接式配線架,而端接數據點的配線架應采用19″標準的RJ45模塊式配線架;管理子系統設置在樓層配線房、弱電井內,是水平系統電纜端接的場所,也是主干系統電纜端接的場所;由大樓主配線架、樓層分配線架、跳線、轉換插座等組成。用戶可以在管理子系統中更改、增加、交接、擴展線纜,用于改變線纜路由。建議采用合適的線纜路由和調整件組成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提供了與其他子系統連接的手段,使整個布線系統與其連接的設備和器件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調整管理子系統的交接則可安排或重新安排線路路由、因而傳輸線路能夠延伸到建筑物內部各個工作區,是綜合布線系統靈活性的集中體現。
?
垂直子系統
垂直干線子系統由連接主設備間至各樓層配線間之間的線纜構成。其功能主要是把各分層配線架與主配線架相連,用主干電纜提供樓層之間通信的通道,使整個布線系統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垂直干線子系統拓撲結構采用分層星型拓撲結構,每個樓層配線間均需采用垂直主干線纜連接到大樓主設備間。采用室內多模光纜和大對數電纜結合布線。
?